- 中心介绍
中心介绍
成立
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、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、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、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、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。
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5年11月由教育部批准,2006年9月正式成立,挂靠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。
中心的总体目标是以企业为主体,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模式,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,同时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,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。
依托单位和学科
依托单位: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
下设电气工程系、电子科学与技术系、信息与通信工程系、控制科学与工程系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、CAD研究中心、CIMS研究中心、实验中心及半导体与信息技术研究所。
包括电气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。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学院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多达19个。1998年以来还相继拓展了电子与通信工程、控制工程、计算机技术、电气工程、集成电路工程、软件工程等6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。
主要依托学科:
控制科学与工程,下属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”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、上海市重点学科,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。
管理科学与工程:为上海市重点学科,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。
机械工程,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。
学术委员会
中心学术委员会是中心技术研发方向的决策与技术咨询机构,负责审议中心发展战略、研究开发计划,评价工程设计与试验方案,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和市场信息,审议工程中心年度工作,考评下属分中心等。
主要研究方向
自2006年正式成立以来,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建设目标,凝炼了数字化创新设计共性技术、工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工厂技术、面向流程优化的节能降耗技术、重大装备控制系统优化技术、自动化集成技术与应用系统、医学图像三维影像分析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,建成了若干研发条件平台和产业化基地。
合作案例
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授牌仪式
同济-菲尼克斯 工业4.0实验室
同济-菲尼克斯半导体 Minifab 仿真实验室
中德合作先进制造技术中心